

内蒙古孟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通郑公路18号(原蒙药厂),是2017年11月成立的蒙药中成药现代化制药企业,董事长赵俊生,法人代表宋杰。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原辅料仓库4000平方米,前处理车间5630平方米,制剂车间8355平方米。生产设备417台(套),检验设备135台(套)。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投资5亿元,建设蒙药生产全产业链项目,现已累计投资2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6000万元,安置就业人员300余人。
2018年8月,对老厂房车间进行技术改造,设备全部配套更新。2019年8月完成技术改造,公司始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重点科研院校精诚合作,共同研发新品种,改进技术新工艺。现有产品文号58个,建有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等六个剂型生产线。年生产水丸剂20亿粒,蜜丸剂1000万盒,片剂10亿片,胶囊剂3亿粒,口服液1亿支,颗粒剂、散剂等3000万袋,年处理中药材能力2000吨。2020年获得国家《药品生产许可证》,2022年通过GMP符合性检查认证。
2003年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原蒙药厂进行了视察考察,强调蒙医药发展要“科学规范管理,确保质量安全”。内蒙古通辽市拥有十分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医药底蕴,不仅是中国蒙药的发源地,还是国内唯一一座保留并被国家认可采用蒙药生产工艺生产制药的城市。2016年12月30日,通辽市被国家认定为“中国蒙医药之都”。
孟和制药始终秉承道地药材,源头采购;多重检验,严格把关;蒙药工艺,设备精优;超高标准,确保疗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努力践行“精品好药、孟和制药”的企业宗旨。短短几年时间,孟和制药从接收一个破旧不堪、千疮百孔的蒙药空壳老厂区,已经发展到一个具有国内一流技术设备、具有先进和传统生产工艺、产能产品高效可靠以及网络遍及全国的优秀营销团队的现代化制药生产企业。公司药品生产内控标准高于国家标准,依托国内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每个产品、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国家GMP标准要求进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将药品安全和风险意识贯穿于研发、采购、生产、质量控制、药品疗效、销售网络全链条,从源头上严控质量关,实现全程追溯式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心中有光,脚下有路,未来可期。为扩大再生产,吸纳更多人员就业,孟和制药准备计划投资4000万元,开发保健食品、保健餐饮系列产品,全部建设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在现有基础上,计划总投资2亿元,使药材种植基地稳定在10万亩以上。在生产稳定市场全面拓展后,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立国内首家蒙医医养结合中心,并以此为模版向全国推广。公司在精心谋划项目、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和重点研发拓展新品种的同时,狠抓销售队伍建设,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从2018年企业全面改造配套以来,已经打造出全国省级营销办事处54个,地级办事处720个,地办经理和销售经理3000余人的精英销售团队,并且队伍愈来愈发展壮大,努力践行“天和风雨顺,地和五谷丰,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的企业愿景,为公司更大规模化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和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孟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通辽市委市政府利好政策下,在以董事长赵俊生为首的优秀团队班子带领下,以专业创新为动力,以质量疗效为重点,以市场销售为根基,特别是在拥有血府逐瘀丸、五福化毒丸、冠心苏合丸、银花感冒冲剂等名优品种支撑下,孟和人正以“不达目的不罢休”凛然决心,与时俱进、不懈奋斗的拼搏意志,锐意进取、创新发展的奉献精神,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新时代孟和制药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励志、创业、成功的故事。面向未来,精益求精。继续秉持“精品好药、孟和制药”的企业宗旨,坚持“专业、创新、共享、永恒”的发展理念,牢记“弘扬中蒙药文化,振兴国药精华”的发展使命,大力弘扬“和己和他和天下”的企业文化精神,努力实现传统中(蒙)药工艺与现代制药技术相结合,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立志在中国蒙药发展历史上再增添一笔浓墨重彩,在广袤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再增添一颗璀璨耀眼的现代化制药企业明星!孟和人将牢牢抓住创新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为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公司创始人赵俊生担任荣誉职务:
内蒙古通辽市孟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专业EMBA毕业
内蒙古通辽市政协委员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政协常委
内蒙古蒙药股份大学 副校长
内蒙古蒙药产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慢性病管理学院 常务理事
内蒙古蒙药材GAP种植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