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首页 / 蒙医药知识 / 蒙医药知识 / 蒙医药的历史——通辽——中国蒙医药之都

蒙医药的历史——通辽——中国蒙医药之都

2020-10-08

微信图片_20201008170517.jpg

中国蒙医药学博采众长,是民族医药之精华,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而且积累了极为宝贵的临床经验和丰硕的学术成果。蒙药学是对蒙药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门学科。是蒙古族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祖国药学宝库之瑰宝。

微信图片_20201008170525.jpg



1萌芽时期(公元7世纪以前)

在古代,蒙古人常年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猎的生活。因而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温泉、矿泉、矿物等广泛接触,逐步发现了能够医治疾病的药用动、植、矿物,并将之反复的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不断总结、提高,形成蒙药学的基础,那时已经出现了适应当时社会生活条件的蒙古医药的知识。在慢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由原来的口授相传发展成文字记载,因而出现了不少蒙医药著作,对继承发展蒙医药学知识起了积极作用。蒙药学的有关著作,在历史上统称为“本草”。这些本草,源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故个有民族风俗与区域特点。在诊治疾病中药量少,疗效好,经济简便,适应广大牧民生活和劳动特点,为北疆各族人民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


2形成时期(公元7-16世纪)

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大举西征,建立起横跨亚欧的四个蒙古汗国。1271年,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必烈入主中原,并于1279年统一了中国,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沟通国内各民族以及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住,同时也使中外医药科学有了更多联系和交流。元代医事制度除设大医院,御药院外,还在大都(北京)和上都(开平)各设回回药物院一所。大医院饮膳大医忽思慧著作《饮膳正要》三卷,为中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蒙古医药学先后吸取了中医医学、藏医学、印度医学的医学理论,逐步形成了既具有独特理论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近代蒙医药学术体系。


3发展时期(公元16世纪以后)

通过国内各民族及中外经济、文化交往,医药科学的联系与交流,这一时期的蒙医药学具备了完整的理法方论体系,而且积累了极为宝贵的临床经验和丰硕的学术成果。17世纪著名蒙医药学家占布拉著《医法海鉴》一书,记述了蒙医治疗各科疾病的方药,是一部较完整的蒙药方集。18世纪蒙医药学家松巴·堪布一伊舍巴拉吉尔著《甘露滴珠》、《甘露医理》、《甘露临证鉴别论诊疗集》、《识药晶鉴》等一整套蒙医药的著作。19世纪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著《蒙药正典》一书。共收集了879种药物,共附有576幅插图。还有著名蒙医药学家罗布桑·全普乐,通过一生的临床实践,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著有《实用蒙医药学》一书,19世纪未至20世纪初,蒙医药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先后涌现出许多医药学家和蒙医药学专著:如著名蒙医药学家化日格·丹达尔著有《词黎勒·晶珠医药学鉴》、《增补医疗解释》等。这些著作的出版使蒙医药学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北方民族医药特点和地城特点的近代蒙药学。为保障北疆各族人民的健康及蒙古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贡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医(民族医)政策,促进了蒙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广大蒙医药工作者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及疑难病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先后建立了一批蒙医药的科研机构,在系统理论、药物、临床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辽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蒙医药文明的发祥地。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蒙药材种植基地、国内最早成立的蒙药厂、全国最大的蒙药贴生产基地都在通辽,全国50%以上的蒙药成药产自通辽。更是在2016年,通辽市荣膺“中国蒙医药之都”的美誉。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地域辽阔,总面积达118万多平方公里,跨越了亚洲东部与中部的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地理复杂而多样,再加上气候、地形、地质、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动植物和矿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繁多的种类、丰富的资源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丰富的物质基础。蒙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且以植物药为主。据文献记载,内蒙古分布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351种,其中引种栽培的植物有184种,野生植物共2176种,分属于133科720属,野生药用植物1122种,分属117科1033种,此外药用藻类1科2种,菌类24科68种,地衣5科7种,苔藓11科12种。蒙医常用药有450余种,蒙医专用260余种,本区自产药材占30%,以清热药、祛巴达干药、抑赫依药、祛黄水药物为主。还有驱虫药、促使热疾成型的药物、粘药、利尿逐水益肾药、破痞去滞药、止咳化痰药、泻下药、止泻药、滋补强壮药等17类。


在众多的蒙药中有不少种药材是蒙药专用品种(即只有蒙医常用的药物),在常用蒙药中约有140种。如:广枣,蒙医用于心悸、心绞痛心脏病。沙棘,蒙医用来止咳化痰,活血化瘀。蓝盆花,蒙医用于清肺和治疗肝热病。文冠木,蒙医用于清热燥湿,治疗风湿、痹症。现代有关科学研究都证实了它们药效确切,疗效可靠。内蒙古是全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家养的牛、羊、马数量众多,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因此,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内蒙古的药物动物在100种以上,如蝎、蜘蛛、蛇、茑、金雕、蒙古兔、旱獭、狼、黄羊、青羊、马、驴、血余炭、鹅喉羚羊等。


内蒙古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是我国铁、煤、石油等生产的重要基地。在众多矿产中作为蒙药常用的如石膏、寒水石、芒硝、碱面、光明盐、禹粮土、黄矾、黑矾、龙骨、铁面等区内都有分布;蒙药中较少用的如金、银、铜、铝、锡、玛瑙、水晶、大青盐等也均有分布,而且有的储量甚大。用现代科学方法对蒙药进行研究开发新药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如:蒙医用麻黄属植物的茎枝清肝热、止血、破痞、疗伤、消肿等,从其中分离出的麻黄苯丙酮,在抗心律失常,保护急性心肌缺血和防治冠心病方面具有明显疗效;乌恩通过药理研究,从蒙成药"扎木萨--4汤"中,筛选出有明显疗效的降血脂活性成份,并组成新方,命名为"格根"饮片,已广泛应用于高血脂症患者;顾维彰等,通过对古方"赞丹--3汤"的研究,筛选出治疗心血管系统病的活性成分(广枣总黄酮等),研制出复方广枣注射液;刘振国等对古方"阿如拉--3味"的研究,研制成了具有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功能等作用的新方"嗄格日--塔布"注射液。内蒙医院对传统蒙成药"三普勒--淖日布"和"扎冲--13"进行研究,研制出"偏瘫康口服液"和"偏瘫康ii号"注射液,已通过国家"七五"攻关成果鉴定。在蒙成药治疗风湿病的研究中,研制出具有显著镇痛作用的"那如注射液"对风湿病具有显著疗效。这证明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蒙药,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蒙药材资源,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取得优质药品及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这个蒙医药新兴的时代,蒙医药的前景可期,未来不可估量。蒙药集团 · 孟和制药正是响应国家号召,全力以赴,致力于 “ 弘扬民族医药,振兴蒙药精华 ” 。以 “ 专业 | 创新 | 共享 | 永恒 ” 的企业文化态度,做好药,做中药,做蒙药,药到病除。对药品,我们认真筛选,只为医者仁心;对医术,我们认真学习,只为大医精诚。

蒙药特点

 

蒙药特点